“检察护企”专项行动开展以来,景泰县院坚持“立足办案、精准服务、平等保护”的思路,抓办案、优服务、促治理,推动专项活动走深走实,以检察之力护航企业健康稳定发展。
一、坚持依法办案,高质效维护企业权益。一是严惩侵害企业犯罪。加强对涉企案件、经济犯罪办案力度,依法打击损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类犯罪,办理涉企刑事案件18件34人,加强知识产权综合保护,以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提起公诉1件2人。办理的盗窃某风电公司电缆案,对犯罪嫌疑人张某某等六人,依法从严从快批准逮捕、提起公诉,最大限度降低了生产资料丢失影响项目进度可能导致的违约风险。二是保障企业安心经营。坚持监督与保护相结合,慎重选择办案时机和方式,防止办案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负面影响。依法稳妥办理涉企民事执行监督案件3件,发出检察建议3件;办理涉企公益诉讼案件3件,发出诉前检察建议2件,提起公益诉讼1件。三是致力企业追赃挽损,牢固树立打击犯罪与追赃挽损并重的办案理念,同步开展认罪认罚与追赃退赔工作,为退赔协商提供交流平台,促进犯罪嫌疑人退赃退赔,为企业挽回损失。同时加快办案节奏,将赔偿款第一时间返还被害企业,将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降到最低。
二、创新服务举措,多角度提升护企质效。一是开展“检联商会”活动。借助工商联连接企业和司法机关的纽带作用,与工商联会签《关于建立健全联系机制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在工商联、商会、企业挂牌成立“检察护企工作站”“检联商会联络点”,加强日常联络和信息交流,汇总民营企业需求,及时发现解决涉法涉诉需求4个。二是畅通服务民企通道。发挥12309检察服务中心功能,开通涉民营企业申诉“绿色通道”,建立涉企案件“专项台账”,及时有效解决企业诉求。办理的一起施工合同纠纷民事监督案,主动联系听取企业意见,经充分审查、调查,提请抗诉后原判决得以纠正,有力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。三是构建“亲情”检企关系。开展“检企党建共建”活动,邀请44家企业负责人参加“检察护企”座谈会,听取企业经营中面临的法律问题和困难,根据反馈意见开展税务、借贷、合同等高度相关法律知识培训,让企业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平稳运行。四是落实落细“法治需求”。深入企业专项普法12次,过“两微一端”等媒体宣传发布“检察护企”政策、举措、案例等。办案中主动向涉案企业以案释法,认真分析发案原因、法律规定、社会危害、防范措施等,提高企业规范经营、抵御风险的能力。
三、延伸履职触角,深层次助力社会治理。一是积极促进源头治理。通过书面阅卷、走访勘验、座谈调研,对发现的行业、领域多发性、易发性问题进行梳理总结,综合运用检察建议等监督手段,帮助企业维护权益、督促堵塞管理漏洞,有针对性的制发综合治理检察建议4件,实现“办理一案、治理一片”的效果。就餐饮企业存在燃气、液化石油气配送使用不规范等问题,督促主管部门建立常态隐患排查机制,督促企业建立隐患台账,形成隐患整改闭环,确保燃气供应安全平稳。二是积极促进风险防范。针对办案中发现辖区内民营企业存在的法律风险,向企业制发法律风险“提示函”2件,向企业提出加强财务管理、倡导廉洁文化、强化生产安全管理等防范对策和发展建议,督促企业进行风险内控。针对某建材公司在预防犯罪制度不健全、风险防范不彻底、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,督促涉案企业扎扎实实整改,不断完善制度机制,推动企业健康长效经营。三是积极促进数字赋能。强化数字检察运用,依托“空壳公司”治理模型,筛选出县域内利用空壳公司进行犯罪案件8件,督促相关管理部门对发现涉案公司进行动态清理,健全业务管理流程机制,维护市场管理良好秩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