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位置: 首页 > “三抓三促”检察进行时 > 正文
“三抓三促”检察进行时

景泰县检察院以精准评查一体推进三个管理落地见效

时间:2025-09-08 11:28:20 来源:  作者: 点击数:

今年以来,景泰县检察院以常态化案件质量检查+案件质量评查为抓手,将流程管理、人员管理、效果管理贯穿检察办案全链条,通过机制创新、精准施策,推动案件质量与司法效能双提升。

一、以“全流程检查”为核心,筑牢流程管理“防火墙”。一是智能预警前置风险。依托案件质量智能评查系统+业务助手数据校验管家,与检察业务应用系统无缝对接,案件流程启动后进行检测,对强制措施期限、办案期限、诉讼权利告知等程序性进行预警,累计拦截超期办案、文书错漏风险点62次,将流程违规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。二是分级检查覆盖全流程。建立“办案人自查+部门互查+案管专查+上级抽查”四级检查机制,要求办案人在案件办结后10日内完成自查,业务部门每月开展交叉互查,每季度选取业务部门重点案件开展常规评查,通过“同案互审、异案交流”发现流程漏洞。院内常规评查案件94件,重点评查案件37件,异地交叉评查、跨区域评查案件35件,均未发现重大程序问题。三是闭环整改压实责任。检察长带头评查重点案件,并要求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分为“实体错误”、“程序瑕疵”、“文书不规范”三类,建立“问题台账”,明确整改责任人、整改期限,实行“销号管理”。整改后,由评查人员对整改案件进行“二次体检”,确认问题是否得到真正解决。

二、以“专业化赋能”为支撑,激活人员管理“动力源”。一是分类学习提升专业素养。针对检察人员定期进行培训。每月由各业务部门组织开展“新法规解读+复杂案件研讨”培训学习,通过分管领导、部门负责人讲解证据审查、法律适用等检查要点,提升把握案件能力;对办案人实行问题导向提醒,结合季度评查结果,梳理出“法律文书说理不充分”“证据分析不严谨”等高频问题,通过及时通报督促,办案人文书规范率显著提升。二是评查实战锤炼业务能力。选拔13名优秀办案人参与案件质量评查工作,通过“换位思考”加深对质量标准的理解,学习先进办案思路,改进办案理念。同时,将案件质量评查结果与检察官业绩考核挂钩,倒逼检察人员主动提升业务水平。三是典型问题强化示范引领。每月召开业务分析研判会,除对检察业务进行分析外,各业务部门汇报本月案件质量检查的情况,对存在瑕疵的案件和典型问题进行剖析、对照反思,有效减少同类问题重复发生。

  三、以“多维评估”为抓手,打好效果管理“组合拳”。一是刚性指标锚定法律效果。在案件质量检查中设置事实认定准确、证据采信合规、法律适用正确等硬性指标,通过人工检查和智能检验的方式落实,推进事实、证据、法律准确认定。二是延伸评估关注社会效果。将矛盾化解情况、群众满意度纳入检查内容,对涉及邻里纠纷、劳动争议等民生案件,重点检查评查是否通过释法说理、调解协商等方式化解矛盾。办理的14起民事支持起诉案件,在帮助农民工追回欠薪74万元同时,促成企业与劳动者达成和解。三是围绕大局凸显法治效果。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大局,在专项评查中突出对涉企案件、生态环保案件等重点领域的效果评估,核查案件办理是否符合服务保障经济发展、维护社会稳定的要求,是否存在“趋利性执法”“违规异地执法”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情况。评查涉企案件30件、生态环保案件10件,督促整改瑕疵问题18个。


关闭

智能悬浮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