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位置: 首页 > 本院要闻 > 正文
本院要闻

【青语蓝说】薪火相传育新人,共谱检察新篇章

时间:2025-08-04 16:46:38 来源:  作者: 点击数:

“青”是初露锋芒的检察新兵,怀揣正义初心;“蓝”是深耕检坛的前辈,满载实战智慧。“青语蓝说”专栏邀请“青蓝”双方畅谈心得体会与成长期盼,积极营造青蓝相济、教学相长、薪火相传的生动局面。

愿每一句“青语”都掷地有声,每一次“蓝说”都干货满满……


青语蓝说 第二期

导师 李军第三检察部副主任

“青蓝”二字,源自《荀子·劝学》——“青,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”。它既蕴含着对青年干警成长成才的殷切期望,也寄托着对前辈导师倾囊相授的使命要求。最高检、省市院多次强调,新时代检察队伍建设要以“革命化、正规化、专业化、职业化”为方向,而“青蓝人才培养工程”,正是对这一要求的生动实践和具体落实。

回顾我的检察生涯,从初入检察系统的懵懂,到办理案件的严谨,再到理论研究的深入,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前辈的悉心指导。我曾在前辈的指引下,走出“办案初期的迷茫”,攻克“复杂案件的困惑”,突破“理论研究的瓶颈”。如今,站在新的起点上,接过“传帮带”的接力棒,既是组织的信任,更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。

检察工作的核心在于办案,而办案能力的提升,离不开实践的锤炼。青蓝人才培养工程要求,导师与青年干警要“共同承办一件疑难复杂案件、打造一件精品案例”。这不仅是培养青年干警的重要方式,更是检验导师能力的试金石。

作为业务导师,我将毫无保留地分享多年积累的办案经验——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卷宗中“抽丝剥茧”,如何在庭审辩论中“灵活应变”,如何在法律适用中“精准把握”。更重要的是,希望青年干警不仅仅是被动接受,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,敢于挑战传统思维。因为真正的成长,不是简单的模仿,而是在碰撞中创新,在质疑中突破。

检察工作不仅要“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”,更要在办案中坚守法治信仰,践行司法为民。作为导师,不仅要传授业务技能,更要在思想上引领、作风上示范。要让青年干警深刻理解,“司法为民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,而是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——是接访时耐心倾听的态度,是面对诱惑时坚守底线的定力,是撰写法律文书时字斟句酌的严谨。

青年干警是检察事业的“新鲜血液”,更是未来的“中坚力量”。或许现在的他们,还会遇到“语言表达不够流畅、文字写作不够精炼、案件办理不够娴熟”的难题,但只要像“青蓝讲堂”要求的那样“敢上台、勤思考”,像“青蓝竞秀”倡导的那样“敢比拼、善总结”,就一定能够快速成长,成为独当一面的优秀检察官。

传帮带不是单向的输出,而是双向的成长。青年干警身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——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、对信息的敏锐度,或许正是打破“经验固化”的钥匙。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,在“青蓝结对”中实现教学相长、共同进步。


关闭

智能悬浮区